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长春市朝阳区以区政府牵头成立的“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为服务科技企业的关键载体,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资源对接、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以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
据“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负责人赵娜介绍,在朝阳区政府大力支持下,联盟2023年累计申请高企12家,市级“专精特新”1家;自主研发8项技术专利;辅助企业申请专利193件,其中商标82件、实用新型58件、发明53件,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13件,累计技术交易合同备案362份,合同金额达4.78亿元。目前联盟已设立政企服务中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和人工智能产业孵化中心,并正在筹划设立数据价值转移转化中心。
政企服务中心迭代升级,搭建政府、企业、高校、市场的交流平台。政企服务中心是联盟成立最初设置的,主要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申报,知识产权、专利权、著作权申请、备案,技术交易合同备案等服务。
今年,联盟启用了人工智能服务企业起草专利权、著作权等相关文件,大大节约联盟内部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从前我们起草一份著作权申请文件至少需要一两周时间,现在运用人工智能,不到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赵娜说。
通过不断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摸排和调研,联盟了解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壁垒、科技人才短缺、资金短缺等痛点。联盟以自身为平台,不断吸纳高校、研究所、金融机构进入联盟内部,为优质企业对接高校技术力量和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经营压力,助力科研成果落地开花。还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搭建了政府、企业、高校、市场之间的桥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推出省内首个拥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今年,在朝阳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研发中心取得突破性成绩。日前,由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吉林省内首个拥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发布。该模型可以利用行业数据训练出更具行业特色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更好地理解行业相关问题,提供准确、高效的解答,提高企业内部沟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目前已经应用在政务、法务等多个领域。
研发中心还自主研发了实验室安全模型训练、无人机云台及头部追踪控制器等7项技术专利,用以为儿童教育、无人机等行业赋能升级。
“AI时代即将到来,但现在很多孩子对于AI还很陌生。我们希望在课程中引入AI元素,用作品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AI应用,充实AI在儿童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知名教育品牌机构司蒂姆儿童手创俱乐部创始人费香君说,目前市场对于AI和手创的结合有很高热情,机构已将10个产品升级为AI课程,即将投放市场,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对科学的兴趣,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提升孩子的“技能值”,开拓“未来力”。
司蒂姆儿童手创俱乐部
人工智能产业孵化中心通过技术孵化、人才孵化持续为企业发展赋能。联盟的孵化中心不仅提供创业场地、共享设施、咨询指导等传统服务,更注重技术孵化。孵化中心通过委托开发的形式,持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利用联盟的外部资源和专业知识,减轻孵化企业负担,让更多科技资源为企业所用。仅今年孵化的12家企业就已产生322万元交易额,90个知识产权。
孵化不仅要孵化企业,更要孵化人才。联盟在对接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外,还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合作。
12月19日,联盟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学院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等专业,由联盟内核心技术人员为学院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共同商定具体、系统的课程安排;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行业、了解市场。这些学生毕业后将投入到数据处理等工作中,持续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数据价值转移转化中心未来可期。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领域,数据是最核心的资源。联盟目前正在筹划设立数据价值转移转化中心,通过数字化和数据化手段,企业和科技从业者可以探索和挖掘数据中的价值,从而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
“希望能引入数据生态链的企业入驻,挖掘本地的数据价值,为朝阳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鲜血液。”赵娜说,联盟要做数据价值转移转化中心的想法得到了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目前已经和先进省份的数据交易生态链企业进行对接,相关事宜正在推进中。
联盟负责人接洽外省数据交易生态链企业
朝阳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作为朝阳区政府服务科技企业的重要载体,在科技生态培育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朝阳区政府持续发力,上线了“长春市朝阳区科创云”平台,以“数据资源赋能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为依托,更好地为全区科技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下一步,朝阳区将高效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顶层设计方面的统筹作用,努力构建多元化协同创新体系,以科技汇客厅的形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帮助更多企业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助力数据价值的转移转化,赋能科技创新转型升级。